2024年10月16日,中国科学院大学人工智能学院20241605团支部组织团员开展了以“观看《复兴有我,挺膺担当——传承和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主题演出》”为主题的团日活动。本次活动恰逢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希望通过观摩这场主题演出,能让团员们深刻体会和传承“两弹一星”精神,增强团员们的历史使命感和爱国情怀。
演出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拉开帷幕,舞台正前方高挂着“两弹一星”精神的标语:“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这些质朴而有力的话语,凝聚了无数科研工作者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国家科研事业勇往直前的信念。团员们满怀敬意地走进礼堂,期待着通过这场演出,更加深入地理解并传承这一伟大精神。
演出伊始,舞蹈《生生不息》便以其唯美的舞姿和强烈的历史氛围感染了全场。舞台上的演员们随着柔和的乐曲翩翩起舞,背景屏幕上则播放着那个时期珍贵的历史影像。画面上,科研工作者们不畏艰险、前仆后继,投入到原子弹和导弹的研发工作中。观众们透过艺术的表现形式,感受到了两弹一星精神的代代传承。正是这种精神的延续,推动了中国科技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团员们深受感动,不仅从舞蹈中看到了当年的艰苦奋斗,更意识到未来青年肩负的传承责任。
随后,演讲《等待》把观众带入了邓稼先和其夫人许鹿希的爱情故事中。1958年,邓稼先奉命隐姓埋名,进入西北戈壁,秘密研制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从那时起,邓稼先与世隔绝,28年后因身患癌症才得以离开基地,回到家中。许鹿希在丈夫离开的这些年里,默默等待,始终不知丈夫的去向。直到他们重逢时,邓稼先的生命已走到了尽头。这段感人至深的故事,真实生动地诠释了两弹一星精神中的“热爱祖国,无私奉献”。团员们听后无不动容,许多人眼含热泪。邓稼先和许鹿希的爱情,不仅是一段个人的情感故事,更是伟大爱国情怀的集中体现,彰显了为了国家使命而甘愿奉献一切的精神。
演出的最后一部分,由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合唱团带来的合唱《不忘初心》,将整场演出的气氛推向高潮。悠扬而深情的旋律回荡在礼堂中,歌曲中满怀深情地歌颂了两弹一星参与者们的伟大成就。伴随着合唱,团员们仿佛置身于那个火热的年代,感受到科研工作者们用生命与鲜血书写的辉煌历史。这首歌不仅是对过去的回顾,更是对未来的呼唤,提醒着新时代的青年要牢记初心,勇担时代重任,将“两弹一星”精神融入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为国家科技事业的发展继续贡献力量。
演出结束后,团员们纷纷表示,通过观看这场演出,对“两弹一星”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这种精神不仅仅是过去几代科研工作者的象征,更是一种永不过时的时代号召。它提醒我们,无论是面对科研攻关还是生活中的挑战,都要不畏艰难,勇于攀登,始终坚守自己的责任与担当。
此次团日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让团员们重温了“两弹一星”精神的伟大历程,还深刻体会到作为新时代青年肩负的历史使命与担当。大家纷纷表示,将会以更加坚定的信念和更加努力的姿态,传承并发扬这份伟大的精神,在未来的学习和科研道路上勇敢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