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刻感悟西藏、新疆各项事业取得的全方位进步与历史性成就,人工智能学院20251603班于11月7日开展“铸牢共同体意识,共谱民族复兴新篇”专题学习会。活动由党支部副书记殷梓皓同志主持,1603班共44名同学参加,通过集体学习、主题研讨、代表发言等形式,引导全体成员厚植民族团结情怀,凝聚共同奋斗力量。

图1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学习会
活动伊始,殷梓皓同志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围绕“十二个必须”的核心内涵,以及关于西藏工作、新疆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治疆方略进行系统领学。全体成员集体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图2 殷梓皓同志领学“十二个必须”
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质内涵”学习环节,殷梓皓同志以“共同体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定义”为切入点,结合中华民族发展历程,阐明“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各民族在长期历史交融中形成的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情感共同体”。其中,邀请1603班班长谭亦枭同学结合“五个认同”,阐释各民族“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属性;并以抗日战争时期各民族携手抗敌、日常工作生活中各民族互帮互助为例,具象化“交往交流交融”的核心要求,帮助大家更深入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作为命运、利益、情感共同体的深刻内涵,进一步增强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图3 谭亦枭同学带领大家学习“五个认同”
为深化学习效果,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交流环节,殷梓皓同志邀请同学们结合学习和生活观察各抒己见。1603班团支书郭杰同学率先分享了自己的感悟:“经过今天的理论学习,我对‘铸牢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有了更具体认知——它既是国家稳定发展的坚实基石,更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保障。”此外,还有众多同学以“国家—民族—文化”三维视角分享了自己的认识,大家在轻松交流中加深了对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观点的碰撞、案例的补充,让“重要性”不再是理论表述,而是变成了可感、可触的现实图景。

图4 郭杰同学关于“重要性”发表观点
各代表发言后,殷梓皓同志从“历史—现在—未来”三个维度总结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他指出,从古代部落联盟到近代民族觉醒,共同体意识始终是中华民族凝聚力量、发展壮大的精神纽带;面对国内外复杂形势,唯有靠共同体意识凝聚民族合力,才能有效抵御风险挑战;实现复兴梦更加需要各民族“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而共同体意识正是汇聚青年力量的关键。

图5 殷梓皓同志为发言代表作总结发言
活动最后,殷梓皓同志作总结讲话。他强调,本次专题学习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淬炼和精神洗礼,全体成员要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对党的民族工作重要思想的理解把握。要始终牢记“国之大者”,自觉维护民族团结,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服务国家发展、促进民族交融的实际行动,以昂扬姿态投身民族复兴伟大征程,共同书写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崭新篇章。

图6 全体参会者合影
本次专题学习会紧扣时代主题、内容丰富务实,有效推动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人工智能学院1603班将以本次专题学习为契机,持续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往心里走、往实里走、走深走实,引导青年学子在服务民族团结、助力民族发展的实践中书写青春答卷。全体同志纷纷表示,将始终坚守民族团结初心,勇担时代使命,在各自岗位上履职尽责、奋勇争先,为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