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激发小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促进其全面发展并培养创新意识,人工智能学院的研究生们为小学生开设了科普教学课程,专门介绍人工智能技术。通过这些课程,小学生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这个新兴的技术,并在其中获得乐趣。同时,这些课程还能激发小学生的科学兴趣和创新思维,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研究生霍子欣于2023年4月17日在密云区西田各庄镇卸甲山小学开展科普报告——《与人工智能来玩一场“猜猜我是谁”》
本次科普讲座霍子欣同学介绍人工智能的定义和基本原理,让学生了解到人工智能是一种计算机科学的分支,其主要通过算法和机器学习等技术,使计算机能够模拟人类智能和行为。紧接着引入一些具体的应用案例,例如让学生了解人工智能在智能家居、自动驾驶等领域的应用。可以借助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方式呈现,让学生感受到人工智能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场景。接着,通过介绍图灵测试的定义和基本原理,例如让学生了解图灵测试是一种测试人工智能是否具有智能的标准,通过让人与机器进行对话,看机器是否能够表现出类似人类的智能行为。同学们在课堂上纷纷流露出对现在机器的发展水平的好奇与热情,会对其技术实现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在一问一答中激发了小学生的科学兴趣和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探究精神。
霍子欣同学说:“卸甲山小学的老师和同学都很热情,老师会给我们介绍同学们平时的书法课、艺术课、种植课等艺术课程,还给我们展示了同学们的葫芦画等。在跟老师的交谈中了解到,他们觉得科普活动对于小学生的科学素质和科技素养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希望以后可以有更多的肖老师前来学校进行科普讲解,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科普知识,为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兴趣打下坚实的基础。卸甲山小学的同学们上课积极表现与精彩发言让我相信通过这次科普活动,学生们对人工智能技术有基础性以及框架性的了解,相信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科技变革的挑战。”